缘起

最近开始读一套二手历史资料《讲谈社:中国的历史》,读此书还是受B站主播稚嫩的魔法师的影响,他经常在制作游戏视频之外,推荐一些历史书籍,从小说到二手历史资料到一手资料甚至历史工具书都有。个人对阅读一手历史资料缺乏耐心,往往是读一遍二手历史材料,在阅读过程中若有感兴趣的话题,就去查阅相关的一手资料。近日逐渐觉得有一些有趣的思考应当写下来,就当是满足自己爱好历史的一点小乐趣吧。

至于本文,源头是读了《讲谈社:中国的历史》中的魏晋南北朝卷,原书是系列第五卷,由九州大学教授川本昭芳先生所著,原书名为:《中华的崩溃与扩大: 魏晋南北朝》。 我读这本,译者是余晓潮师兄。

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有趣的细枝末节

这本书中最有趣的观点其实不是孝文帝改革,而是很多南北朝历史学家都避讳谈及的孝文帝身份问题,文中甚至提及孝文帝可能不是文明冯太后的孙子,而是文明冯太后的儿子。我对于这类谁是谁儿子的问题并不感兴趣,一如秦始皇的一生功过,与其本身的生母生父身份并不想干一样。但是孝文帝这件事情却又有不同,全因孝文帝亲政之前,和冯太皇太后的关系可谓亲密无间,与其父献文帝不同,孝文帝也全盘接受,甚至更加深化了文明太后的汉化政策。

不过我个人更愿意认为,北魏的汉化政策,是一贯的政策,从拓跋焘时期就已经开始了。陈寅恪先生就说:“北魏的汉化政策, 应当说是一贯的政策,非孝文帝所特创。不然,鲜卑部酋便在北方呆不下去,便须返回塞外。只是前期的汉化带有不自觉性,被迫性”。我觉得基于这种想法,我们更需要明白,为何到了孝文帝的时候,汉化政策得以顺利实行,以至于顺利压制了鲜卑贵族的反抗呢?

所以我就查阅一些一手资料,致力于找到一些有趣的细枝末节。再次声明,我缺乏对所有历史资料之大成,也就不可能有川本昭芳先生甚至是陈寅恪先生的总结归纳能力,之所以写这篇文章,是聊以自娱而已。

改太祖

孝文帝五岁即位,哪怕他再天纵英才,也是不可能年方五岁就执政的。太和十四年垂帘听政的冯太后去世,这个时候孝文帝拓跋宏23岁,已经登基18年了。然而他33岁就去世,亲政时间仅有十年。迁都洛阳发生在太和十九年秋,恰巧是亲政一半的时候。那么在前五年的平城岁月里,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儿呢?最引起我注意的,是太和十五年秋七月乙卯日,孝文帝昭告祖先,以道武为太祖。

以道武帝为太祖这件事儿稀奇在何处呢?

我举个不恰当的例子,满清政权的太祖是努尔哈赤,终其一生都没能进入山海关内。这样的成就,终究还是游荡在北方的游牧民族,说得难听点,明朝中前期的北方蒙古族势力的领袖,比如也先,比如俺答,都是势力很大,名震一时的游牧民族领袖,努尔哈赤和他们的成就,算是类似的。如果这么对比下来,几乎统一了大半个北方的道武帝拓跋珪,似乎功绩超过了这个太祖的定义?那之前的太祖是?

之前的太祖是拓跋鬱律,是道武帝的亲爷爷,也就是拓跋什翼犍的父亲。今日的史学家谈到鲜卑北魏的建国历程,往往会从拓跋什翼犍说起。拓跋什翼犍是北魏的额高祖,这个高祖的名号是拓跋珪称的。这其中的核心问题是,拓跋鬱律、拓跋翳槐和拓跋什翼犍的时候,鲜卑部族尽管有了自己的地盘和势力,但是其国号并不叫魏,而是叫代。这个代最终被前秦的苻坚所灭,拓跋什翼犍也被杀。而当拓跋珪建立魏时,这期间的复国经历可谓坎坷,实际上过去名存实亡的代国名号也没有意义了。而代和魏这两个国名,恰恰说明了前者是以秦朝代郡故地为根据地的北方小国,而魏则是黄河流域的中原王朝的名称。这就把国家的目标和含义扩大化了许多。从这一点上讲,拓跋珪是这个北魏王朝的奠基人,更适合作为太祖,而以道武帝拓跋珪为分界线,孝文帝实际上是希望抹去过去祖先作为游牧民族附庸的历史,而希望魏能成为一个中原王朝。

所以说,改太祖这件事情,实际上也是汉化、或者说北魏中原化的手段之一。现在的史学看法,多以迁都作为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开始,但是实际上早在亲政第二年的改太祖,就已经是孝文帝改革工作中的重要铺垫了。

巡幸六镇

孝文帝的改革往往被认为也给北魏的灭亡埋下了祸根,其中六镇起义就是北魏名存实亡、分裂成东西魏的星星之火。我认为从孝文帝个人来看,这件事儿他是考虑到了的。太和十八年,也就是迁都前一年秋月,他还曾亲自到过怀朔、武川、抚冥、柔玄四镇。而且还曾经 下诏:

詔六鎮及禦夷城人,年八十以上而無子孫兄弟,終身給其廩粟;七十以上家貧者,各賜粟十斛。 又詔諸北城人,年滿七十以上及廢疾之徒,校其元犯,以準新律,事當從坐者,聽一身還鄉,又令一子扶養,終命之後,乃遣歸邊; 自餘之處,如此之犯,年八十以上,皆聽還。

可见孝文帝对六镇是很重视的。

九品中正

同样是太和十八年,孝文帝还曾下诏:

三載考績,自古通經;三考黜陟,以彰能否。今若待三考然後黜陟,可黜者不足為遲,可進者大成賒緩。 是以朕今三載一考,考即黜陟,欲令愚滯無妨於賢者,才能不壅於下位。各令當曹考其優劣,為三等。六品以下,尚書重問; 五品以上,朕將親與公卿論其善惡。上上者遷之,下下者黜之,中中者守其本任。」

这看着是不是和九品中正很像呢?可九品中正,不就是妥妥的魏晋考察官员的方法么?换句话说,这不就是汉化工作的的一部分么?可见在官员选拔体制上,孝文帝早在迁都之前,就向汉人贵族们释出了非常积极的信号,原诏中说六品以下,尚书重问,当时的尚书是冯太后宠幸的陇西李氏的李冲。连负责审核官吏选拔的尚书令李冲,哪怕他是冯太后的宠幸,哪怕他是陇西汉人,都可以拥有考核重问官员优劣分等的权力,可见此时孝文帝,或者说北魏已经有了汉人官员很大的发挥空间了,这也自然是为后来迁都和全盘汉化做好了铺垫。

而且在太武帝拓跋焘时期开始,北魏许多官员会分为南北,这与后来契丹人的南院、北院何其相似!其中就有曾在和平中年就担任北部尚书的尉元,值得注意的是,尉元在太和十三年时,就变成了侍中、都曹尚书、尚书令了。在这之后似乎史书中也没有北部尚书的称呼了,可见此时南部分设官吏的制度已经在弱化了。

一点小小的感想

当真正开始写的时候才会意识到,思考到的有趣的点,如果不经过考察记录,终究只是皮毛而已,整个小文章写下来,也还是翻阅了不少第一手资料,但愿从这篇文章起,我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阅读第一手资料中去,让自己的历史知识可以更加丰富完备。

惭愧。